2019年2月8日 星期五

和第三個七年期孩子工作要約(十四~二十一歲)Ⅰ

回顧我們自身十幾歲後半段的時光,當能發現,那是個獨自面對內在與外在世界紛湧而來的疑問,以及對自身諸多不解的動盪激烈時期,這個時期的緊張感,人智學華德福教育的創始人Rudolf Steiner(1861年2月27日-1925年3月30日)稱其為「星芒體與自我的葛藤期」。
 
乍聞「星芒體」可能會有些人覺得不明所以,「星芒」指的其實就是星星的形容詞,Aster在希臘語中即為「星」,Astral則為其的形容詞,因此我們亦可將「星芒體」想同成星星的身體,這一點在華德福教育中是非常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概念,為什麼將「星芒體」以星星的身體來比喻呢?因為「星芒體」實則上是深受著星辰的影響來運作,例如,我們常會聽到在占星術裡提到:「天蠍座的人如何如何…」「獅子座這個月的運勢…」「九紫火星出生的人是…」「出生時上昇星座在木星的人會…」等等的推斷說法,這些身受星辰影響的身體部分,我們就稱之「星芒體」,以普通的日常用語來表達的話,我們可以簡單地形容為「我們的『心』的運作部分」那就是「星芒體」了。
 
「心」運作的中心部也就是所謂的「感情」,這個感情每一瞬間都在變化著,本來很開心的時候可能一下就變得很厭煩,或是一瞬間就突然感覺到悲傷、憤怒…等,接著我們可能立即又感覺到反悔或是懊惱,我們的心就如上所述隨時變化著,換句話說「星芒體」就是如此地善變,以每秒甚至更小的單位變動著,有時我們在和對方說話時,可能對方的言語有些尖銳,一時間我們的情緒也立即產生變化,而我們自身的情緒一起變化,對方的情緒勢必也立即變動,在這種周而復始的人際關係中,人類同志之間不斷地上演開朗、陰暗、狹窄、寬廣、尖銳、圓融…一瞬一瞬不斷地形成各種眼睛看不到的形狀,雖然看不見,然而我們卻總能感受得到那些沉悶、爽快、混濁、透明、光輝或是陰霾,即使同樣散發出光彩,那光彩也可能一瞬間是紫色,下一瞬間就又變成金黃色、朱紅色、茶褐色等。
 
在東方,先人們將這一切稱之為「龍的化身」,「星芒體」在東洋的神祕學中即以「龍」為表徵,當「星芒體」散放出金黃色光芒時,從前的人們就說那是「金龍」,在日本的東京有處非常有名的觀光地「金龍山淺草寺」,那金龍所指的就是星芒體散發出最高度的光芒時的狀態,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心」的狀態,「金龍山淺草寺」供奉的就是金龍=觀世音菩薩=心的最高狀態,相反的,在聖經默示錄裡出現的紅龍及黑龍,指的就是星芒體在最糟糕的狀態,惡魔的心的狀態,「龍」在東方是非常好的象徵,但在西方指的卻是惡魔,然而龍絕對不只是如此單純的譬喻而已,相通的是,不管是在東方或是西方,「龍」所指的實際上就是我們心的狀態。
 
在東方最有趣的則是,龍總是懷抱著一顆龍珠,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有關龍的畫作就能發現這個有趣的特徵,實際上那顆被環抱的龍珠,神祕學上則稱之為「自我」,也就是說,在我們心中最重要的部分裡存在著和星芒體不同的部分,那是個有如寶珠般珍貴的存在,而星芒體則擁護著這個寶珠生存著。
 
以這個方向來思考星芒體的運作的話,這一種類的活動狀態其實和我們所要探討的青春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連結著,青春期時我們的星芒體雖然是在一個清醒並且非常活潑的狀態,但這時期的星芒體所環抱的自我卻還是一顆小小寶珠穩定地深鎖在星芒體的最深處;以現代社會的腳步來說,二十一歲以後的大部分,直到二十八歲前後為止的時期Rudolf Steiner稱之為「自我的時期」,這個時期那顆被星芒體環抱的寶珠才正式發達並得以獨自運作,十幾歲左右的時期可以說「自我還深受著星芒體的保護」。
 
◎下一篇再繼續來討論第三個七年期的星芒體和自我的關係
 
參考資料
Menschenerkenntnis und Unterrichtsgestaltung GA3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