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

淺顯易懂的圈套

有一些朋友請我推薦淺顯易懂的人智學相關書籍,在推薦前我想先針對「淺顯易懂」來闡述一些我的想法。淺顯易懂並不是說不好,而是淺顯易懂的文體裡通常也有些圈套在裡面,當然,也不是說艱深難懂的東西就一定有深度,只是,如果只是為了要表達深奧而將艱深難懂設為目的的話,那麼對於這種文章我們也得要提出異議才行。不管是「淺顯易懂」或是「艱深難懂」,文章的目的最終如果只是這兩項的話,那麼一篇文章的主旨就可以說是本末倒置了。
 
說Rudolf Steiner的精神科學淺顯易懂的人大有人在,同樣地覺得艱澀的人也有,當然也是有必要要嘗試讓更多的人易於瞭解,實際上,另一種狀況是,當我們越是知道反而有可能變得越是難以瞭解,這時候,我們甚至可能對於自己的求知產生了絕望性的態度,因為不管從哪一個部份進入,Rudolf Steiner的廣大領域都很容易使我們產生暈眩而退步,然而對我而言,和其他的理論主義或是世界觀的哲理比較起來,人智學的綜合思想、Rudolf Steiner的完整見地,卻是唯一能讓我理解,並且將我生存的疑問凌駕絕望,進而創造出我人生新理念的偉大知識,而這理念就像一首詩歌,引出我強烈的求知慾。
 
要說Rudolf Steiner的精神科學是艱澀的,的確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例如:人智學所闡述的基督觀念就很容易因為艱澀而讓人退避三舍,也很容易因為和當代主流思想相牴觸而讓人拒否,現今社會連想要去理解「「日常生活習以為常的表象」的真實本源都覺得困難,因為無法理解,每個人都繞道而行,每個人都想尋求最快最輕鬆的捷徑,因此,大家都只選擇自己的內在所投影出來的景象,而經由自己的內在整合而成的真實卻永遠也無法創造出來,大家看到這裡也許已經直接性地理解了我「淺顯易懂」想表達的表徵,然而請大家試著說出你現在的理解,十個人裡面可能不到半數,這也許就是淺顯易懂最大的圈套,你可以說你已經理解了,然而沒有經過艱深、透視、解答、消化的過程,這些知識你永遠都不可能得到,即使你已經讀完了我的文章,但我的知識仍是我的知識。
 
經由對於自己內在越來越深刻的認識,那些如汪洋大海般的世界觀及具體的理念,就宛如我們一開始播種的一顆小小種子,漸漸地我們看見它冒出芽長出雙葉,這過程的歡欣是無與倫比的。「噯呀!我等不了這漫長的過程,我立刻就要知道!」這樣的求知過程和直接將嫩芽摘下吃掉,而無法等待果實成熟的人有什麼兩樣呢?立刻就要讓肚子飽足,於是選擇速食餐,總是吃這種食物的人會怎麼樣呢?我想大家一定都有答案。
現在到處都流行著這種速食餐型的知識和書籍,但是也有很多人開始瞭解到「慢食」才能真正吃出食物真實的味道,關於「淺顯易懂」我想需要再認識的必要性。

……「當代的人類,應當要養成一個世界觀時,大部分的人的確是立即就能完成屬於自己的世界觀。每一個人都希望能盡快地得到這世界所有的圖像。大部分的人,覺得唯物論和自己的思考最相近也最簡單理解,因此而成了唯物論的擁護者,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我們將人類的進化過程以幻燈片的方次呈現的話,唯物論者只要以單純的事實就能很容易地將世界構造環視一遍,從日常生活習慣的表象,立刻就能趕上世界進化的腳步。因為不需要用到思考,唯物論的學者在談論世界之謎時,我們很容易就聽得懂。而精神科學卻不是可以如此容易地理解。精神科學是以「如果你想要了解最深的世界之謎,你想要理解這個世界的話,你就必須要努力地從事物最深最根地的地方探究起。」為前提來出發,絕對沒有容易的路。精神研究在講述到人類和世界時,思考使各式各樣錯綜複雜地交錯著。有時你可能潛伏在一個小小的事物上,有可能那卻是一個強大又有展望性的指引,讓我們看到結果。」。」…《摘錄自Rudolf Steiner全集GA5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